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善加利用會然自己成為有影響力的激勵者。但是個人覺得這本書的中文翻譯不夠貼切。 原著的用意在於即刻的對任何人施展影響力, 讓她找到自己的的動機並付諸行動, 並沒有要說服對方(或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 這是稍微美中不足的地方。
書中說的概念淺而易懂。書裡說的技巧需要花時間才能看出細膩但是重要的差異性和經過反覆的練習後才能有效的實踐。
對我有用的概念:
說教式、命令式、懇求式、諷刺式、憤怒式、威脅式、操控式、勸告式的溝通是把自己的結論當成命令去讓對方執行。影響式的溝通是著墨對方的動機、動力並讓對方自己思考並得到結論並付諸行動去解決問題。
- 6個步驟
 - 反應技巧
 - 停頓技巧
 - 5個為什麼技巧
 - 從最微小做起
 - 專注行動而非結果
 
閱讀完,真的覺得溝通上還有很多要努力的事。很開心讀到這本書。
成長筆記:
- 慾望 = 既是行為的動力,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若要釋放就要靠自己說服自己。 說教式的溝通不但無法激勵人心還會降低動力。
- 當我們說為什麼不的時候, 焦點是落在不去做的理由。
 - 當我們問困難在什麼地方,這樣會讓對方思索阻礙,間接使阻礙變的更巨大。
 - 當對方在爭辯、討論表示內心的一部分是願意的。
 - 人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改變
 
- 我們都受制於【心裡反抗機制】, 很容易排斥被告知要做什麼事。所以告知對方你可以不做, 會卸下心防。
 - 提问专注为什么而非为什么不(
 - 何不)。
 
- 立即影響法的目的是要讓對方充分的發掘出自己的理由。 目的不是說服對方或是指證對方的錯誤。
 - 立即影響的3大指導原則:
- 沒有人非做什麼不可。(專注與個人的選擇權)
 - 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動力 (專注於可能性)
 - 專注任何微弱的動力跡象,要比問些會引來抗拒的問題有效的多(專注讓人說出他想要的或是做出很小的改變)
- 當我們與人為自己該做某事, 就越不可能去做。要人們去做某件事,最快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們別去做。
 - 人有強烈的慾望想讓自己的行動符合對自我的敘述。如果我們發現對自己的了解不像原來以為的那樣,就會感到很不自在, 就會採取各種方式來消除這個認知失調。(建設性的負面感覺)
 
 
 
 - 執行6個步驟前,先強化對方的自主性。對方的自主性或許已經被其他的權威人士削弱。評估後, 適當的恢復他的自主性是很好的準備工作。
 - 如何恢復一個人的自主性:
- 通過強烈強調自主性的句子
 - 尊重對方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權利, 並同時堅持她為自己的行為負責(e.g. 你或許覺得這樣不公平。。。。)
 - 誠實的說出自己的目的。
 - 一起討論後果
 - 要求對方的允許, 表示對對方的自主尊重
 
 - 內在動機才是確保優異工作表現的可靠因素
 - 需要、必須、得 、應該、何不都有強加的意涵 vs 很想、好處、有效、有利、想要、想過
 - 問失敗的人如何做, 會讓她更氣餒。
 - 立即影響法的表達方式:
- 反應或呼應對方的想法是積極的傾聽
 - 考慮坦白負面的感覺
 - 停頓
 - 以對方為主
 
 - 自主性的力量:
- 人們會為了顯示他們是主導而多做和做超越原來的程度
 
 - 6 步驟:
- Step 1 找出動機: 為什麼你可能想改變?
- 善用提問(為什麼而非何不「為什麼不」)找出動機。 通過反應技巧反應對方的動力和想要的給他。
 - 拒絕==》也許==》接受
 
 - Step 2 評估動力的力度: 你有多想改變?
- 會觸發改變的並不是自我動力的評估, 而是思考問題過程
 - 問「會不會」的問題只會得到0或1. 而0與1之前還有其他可能。
 
 - Step 3 專注堅持的理由: 你怎麼沒有選擇更低的分數?
- 讓對方思考如和讓事情發生,或是為何不是更低的分數,是在引導對方在一起想方法解決,不單純糾結在會或是不會。
 
 - Step 4 深化決心: 想像你已經改變了, 那會有什麼正面的結果?
 - Step 5 挖掘初衷: 這些結果為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
- 五個為什麼技巧
 
 - Step 6 如何: 如果有下一步,那會是什麼?
 
 - Step 1 找出動機: 為什麼你可能想改變?
 - 對病人的要求不要高過對自己的要求
 - 影響想要改變的人會遇到以下的困難:
- 當事人缺乏技巧/資訊
 - 人生在不對的時機點
 - 需要時間醞釀準備
 - 已經默默在用別人看不到的方式改變
 - 沒有找的真正的動機
 - 還在逃避真正的問題
 - 覺得應該, 但是應該不是真正的她的動機來源
 
 - 要看劇自己的衝動應到被影響的人去做我知道她需要做的事, 這樣會引起挫折感,甚至憤怒。影響人不是在直接治療, 而是幫助他人作出正確明智的決定。
 - 要影響完全反抗的人,要先衝激發動力開始。
- 自己要評估是贏的權利鬥爭比激發下注的動力對自己更有興趣
 
 - 尋找改變的跡象:
- 停頓
 - 變得安靜
 - 間歇地說
 - 更多的抗拒
 - 迷惑
 - 諷刺
 - 溫和的把責任推回
 - 提問
 - 抗拒感降低
 - 想像改變
 - 藉口
 - 合理的理由
 
 




